誰是"沙巴之子"?

RM45.00

書名 : 誰是"沙巴之子"?:Sino與土著地位的距離
作者 : 吳佳翰
出版 : 策略資訊研究中心 (SIRD)
出版日期 : 2023年09月
ISBN : 9786297575100
頁數 : 260頁
裝幀 : 平裝
語言 : 簡體中文
定價 : RM 45.00
分類 : 族群研究

2 in stock

Description

 

誰說文化認同不能改變,不能重疊?

如何定義族群?

人類學告訴我們沒有所謂標準答案。《誰是"沙巴之子"?:Sino與土著地位的距離》(ISBN:9786297575100)對比了南島語族(卡達山杜順群)和漢藏語族(大馬華人)的認同模式。當這兩個模式重疊並產生新的族群(Sino)時,我們又能如何重新理解族群和身份認同?

如何定義馬來西亞土著和原住民?

帶著鮮少為人知的婆羅洲視角,我們從歷史建構論的角度,結合當代田野調查的素材去理解。這或許有助於我們擺脫糾纏我們多年的種族爭議與標籤,找到心中的答案。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自序
圖錄
表錄

第一章  緒論:東南亞混血華人的滄海遺珠
 第一節 處於"十一點"的Sino
 第二節 各章概述

第二章  Sino過去如何取得土著地位?
 第一節 馬來人、沙巴之子和砂拉越之子
 第二節 沙巴的原民性
 第三節 Sino如成為一個社會類別?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當代的Sino如何自我打造成族群?
 第一節 與沙巴漢認同的合奏
 第二節 文化和政治的結盟
 第三節 為大眾而設的"表演"方式
 第四節 跨文化的溝通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成為"當地人":與居住地的連結
 第一節 Sino、峇巴娘惹和塔達那
 第二節 當代民間文化認同
 第三節 祖源地、居住地和習俗地
 第四節 克里亞斯半島社群對族群的想像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名字制度和墓葬形式
 第一節 華人性與原民性的協商
 第二節 我的名字,誰的姓氏?
 第三節 親屬觀和墓葬形式
 第四節 成為有華人姓氏的祖先
 第五節 非類屬性的邊緣理論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當地人、原住民和沙巴之子
 第二節 延伸討論:馬來人和華人

參考文獻

附錄甲  Native定義詮釋法案(沙巴第六十四章程)1952版本
附錄乙  Native定義詮釋法案(沙巴第六十四章程)現今版本
附錄丙  Native定義詮釋法案(沙巴第六十四章程)2002年修正草案
附錄丁  2008年沙巴文化局的族群名單
附錄戊  Sino公會的民謠
附錄己  名字制度的結構(結合本書主要族群)
附錄庚  常見的在地縮寫對照

圖錄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eight 0.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