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思想史(全3冊)

RM280.00

書名 : 新加坡華人思想史(全3冊)
主編 : 歐清池李一平
出版 : (上冊)新加坡斯雅舍
(下冊)友誼書局(新加坡)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上冊)2018年10月
(下冊)2022年11月
ISBN : (上冊)9789811814105
(下冊)9789811851193
裝幀 : 平裝
頁數 : (上冊)244頁
(下冊)582頁
語言 : 簡體中文
定價 : RM 280.00
分類 : 新加坡歷史

2 in stock

Description

《新加坡華人思想史》(ISBN:9789811168758)

新加坡開埠已200年,獨立也有53年,經政科技發展順利,已擠身世界先進國家行列,卓越成就教人羨慕。

在新加坡發展史中,文化與教育課題始終困擾著它,戰前如此,戰後亦然。它至今仍然無法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文化體系,原因何在?

本書主編認為:根源在於英殖民地地政府一開始統治新加坡,即拋出兩各策劃精密、深謀遠慮的策略:一為把佔據人口75%以上的華社分為峇峇華人和移民華人,並以僅佔華族人口11%峇峇華人來協助管制89%的移民華人;二為對華文教育在戰前採取不聞不問態度,任其灌輸疏離本土意識的外向教育內容,只有在教育內容稍微帶有反殖思想且危及殖民統治時才加以干涉;戰後的1940-50年代當它發覺反殖力量主要來自華文教育者後,立即拋出"十年教育計畫",大量建設英校引導華族子弟進入英文源流學校,以致對華校產生"截流"作用,終於引導華校走進歷史。

新加坡獨立後,教育與語文政策基本上沿襲十年教育計畫精神,且為加速工業化過程,獨尊英文、貶抑母語,致使華文論為單一科目教學,造成年輕一代普遍厭惡華文,大多數也沒能力沒興趣閱讀華文書籍,而提倡講華語禁止說方言之舉措使得小傳統日漸消失;加上1980年關閉南洋大學,更讓大傳統無由繼承弘揚。

教育及語文政策的偏差,既造成新加坡百納被式的文化組成中間那塊最主要的華族文化日益式微,且進一步呈現支離破碎狀態;而歐美次文化猶如一層凝聚劑全面覆蓋了整塊百納被文化,以致我們誤以為新加坡已形成一套繽紛多彩的新文化。待有朝一日那層凝聚劑溶解了,我們就會驚覺其下的各種族文化已粉碎得無法彌合。

在建立民主的民族主義國家的理念上,我們是以引進英語作為團結各民族的凝聚素,而不是以各民族的共同語文文化、共同的歷史經歷、共同的生活記憶為主,而是以外來語為主作為國家認同的凝聚素。這種倒因為果的、把先有族群認同和文化認同才能產生政治概念範疇的國家認同秩序顛倒放置的、意圖先培植國家概念而後才強調文化認同和族群認同的作法,造成新加坡年輕華人分裂為三類型:一為願再當華人、也認同華族文化;二為願再當華人,但不願認同華族文化;三為不願再當華人、更不認同華族文化;調查顯示,第二和第三類型年輕華人加起來超過40%,且有與日俱增趨勢;這種華族文化認同危機是我們引以為憂的。

我們之所以犯了過度凸顯以經濟成就為基礎的國家認同的重要性之錯誤,主因在於我們深恐或誤以為新加坡的華族文化會是中國文化的海外殖民版,而揆諸事實無論是華文文學作品、中國國畫、地方戲曲、南管甚至華樂,皆已揉進本土色彩,深具本地特色,再也不是中國的原本風味了,新加坡華族文化已經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文化的最主要組成部份了。

新加坡華人思想史分為上下二冊,上冊從歷史沿革、政治演進、華社領袖的思想勾勒等角度切入,剖析新加坡華人思想的演變軌跡;下策則從教育政策、南洋大學的興亡、中醫發展軌跡、地方戲曲興衰過程、文學走向等等來解說華人思想的變遷及特點。

 

目錄:

上冊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教育政策
第二節 文藝策略
第三節 滿清及革命黨的策略
第四節 華社領袖思想勾勒

第二章 思想種子甄選時期
....——會館民間組織弘揚傳統價值觀

第一節 宗鄉會館初創時期
第二節 宗鄉會館擴展期
第三節 戰後宗鄉會館復活及其轉向(1946-1959)
第四節 宗鄉會館自我更新期(1960年迄今)

第三章 思想種子播種時期
....——清廷、保皇黨、革命黨傳播國家意識

第一節 左秉隆的突出政績
第二節 黃遵憲的突出政績
第三節 多事之秋的駐新領事
第四節 清廷最後三任駐新領事
第五節 中華民國駐新總領事(1912-1950)
第六節 維新派與革命派的角力鬥爭

第四章 思想種子萌芽時期
....——抗戰與日治時期

第一節 新加坡華社的反日運動
第二節 日治時期華人所受折磨與教訓

第五章 思想種子茁壯時期
....——由國家概念發展至愛國理念

第一節 戰前國民黨的反戰道路
第二節 戰前國民黨由中興到衰敗

第六章 思想種子開花結果時期
....——從反殖、國家認同轉向到建國歷程

第一節 國家認同的轉向
第二節 邁進建國的幾屆大選
第三節 執政黨轉換大選策略

第七章 背陽三碩果之成長過程
第一節 南方有橘 色艷味甜
....——邱菽園的生活經歷
第二節 熱帶香蕉 皮黃肉白味美
....——宋旺相的生活經歷
第三節 赤道紅毛丹 肉黃味甜美
....——林文慶的生活經歷

第八章 背陽三碩果內涵比較剖析
第一節 邱菽園的思想內涵剖析
第二節 宋旺相的思想內涵剖析
第三節 林文慶的思想內涵剖析

第九章 向陽三碩果之成長過程
第一節 溫帶松樹熱帶椰 風骨堅貞魂相似
....——陳嘉庚的生活經歷
第二節 幽篁清唱函深意 芭蕉舒卷有餘情
....——李光前的生活經歷
第三節 孤梅化泥猶護花 木棉勁枝刺夜空
....——陳六使的生活經歷

第十章 向陽三碩果內涵比較剖析
第一節 陳嘉庚的思想內涵剖析
第二節 李光前的思想內涵剖析
第三節 陳六使的思想內涵剖析

參考書目

英文專著

下冊

清流

第十一章 新加坡華文教育演進史
第一節 19世紀華文教育概況
第二節 20世紀華文教育概況
第三節 華文教育發展道路崎嶇不平

第十二章 風雨兼程創辦南洋大學
第一節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第二節 南大創辦的文化構想及宏圖大計
第三節 巍巍學府 矗立山崗
第四節 物是人非事事休 未語淚先流

第十三章 中醫藥界蘊藏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中醫發展史簡介
第二節 中醫社推動中醫藥發展

第十四章 僑民意識濃厚期文學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新馬舊文學概述
第二節 新文學產生的背景及其特質
第三節 僑民意識濃郁前期作品特點
第四節 僑民意識濃郁後期作品特色

第十五章 南洋色彩提倡期文學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南洋色彩文學出現的緣由
第二節 南洋色彩文學演進概述
第三節 新興文學演進概述
第四節 南洋色彩與新興文學相結合

第十六章 馬來亞概念落實期文學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文學發展勢頭受阻
第二節 馬來亞文藝概念落實的意義
第三節 文學作品所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十七章 僑民意識騰漲期文學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促成文學繁榮昌盛的三大因素
第二節 抗戰文藝的推展及其論證
第三節 抗戰文藝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四節 抗戰文藝地方性論證的意義

第十八章 馬華文學獨特性提倡期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日治及戰後初期馬華文學概述
第二節 馬華文藝與僑民文藝爭論的意義
第三節 文學作品所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十九章 本土意識受挫期文學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緊急法令下的副刊與雜誌
第二節 文學作品體現的思想傾向

第二十章 本地意識拓展期文學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疾風知勁草 文藝展新顏
第二節 落日照大旗 馬鳴風蕭蕭
第三節 自治前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四節 自治後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二十一章 建國時期文學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馬國華文文學面臨的發展危機
第二節 新華文學面對的發展困境
第三節 文學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二十二章 "黍離之傷"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報章文學團體力挽狂瀾於既倒
第二節 黍離之傷作品湧現的原因
第三節 文學作品體現的華人思想

第二十三章 地方戲曲隱含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粵劇演進史
第二節 漢劇與潮劇演進史
第三節 福建戲演進史
第四節 京劇演進史
第五節 瓊劇演進史

第二十四章 美術繪畫蘊藏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戰前美術演進脈絡勾勒
第二節 戰後美術發展路向概述

第二十五章 書法藝術蘊藏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戰前書法發展概略
第二節 戰後書法發展概略

第二十六章 華樂蘊藏的華人思想
第一節 華樂的萌芽與茁壯期
第二節 華樂的拓展期
第三節 華樂的轉折期
第四節 華樂的豐收期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eight 1.3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