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壘內外:何啟良評論集

RM40.00

書名 : 堡壘內外:何啟良評論集
作者 : 何啟良
出版 : 嘉陽閱讀天地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2025年03月
ISBN : 9789673509133
裝幀 : 平裝
頁數 : 344頁
語言 : 簡體中文
定價 : RM 40.00
分類 : 社會評論馬來西亞教育馬來西亞政治

2 in stock

Description

 

《堡壘內外:何啟良評論集》(ISBN:9789673509133)是一部涵蓋高等教育、政治觀察與文化評論的綜合性著作,展現了作者作為學者和知識分子對社會與文化的深刻思考。從目錄可見,本書分為五輯,分別聚焦于大學教育的本質、社會政治現象的批判性解讀、政治進步的必要性、知識分子的獨立精神,以及對文學藝術作品的評論。附錄〈平生所學供埋骨——何啓良生平問學訪談錄〉,以問答形式撰寫他作為學人的學習經歷及軼聞掌故。全書風格鮮明:直言不諱又不失學理支撐、冷靜判斷又不失溫度與擔當。卓福安在序言中稱贊他"不覓封侯但覓詩",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這位學者的精神追求——不以功名利祿為目標,而致力于思想的獨立。

 

目錄:

"南洋大學弘毅叢書"總序
不覓封侯但覓詩——序何啟良評論集《堡壘內外》 / 卓福安
《堡壘內外》自序 / 何啟良

第一輯 大學之大
• 大樓、大師、大學生——大學之大的三重奏
• 大學治理的思考——從"開元盛世"到現代高等教育
• 讀書的欣然與震撼——三本改變認知的奇書
• 創新、繼承、紮根——南方大學學院的三種刊物
• 立足南方、走出邊緣、擁抱世界——南方大學學院新一屆董事會改選感言
• 生死不測、立功未成——悼念拿督陳聯順
• 假拿督、假博士、假教授——社會虛名之禍
• 學店、學院、大學——高等教育的亂象
• 學府領款以倫理為原則——華教捐款與道德底線
• 學術的名義——從反腐劇看學術腐敗

第二輯 一語道破
• 制度殺人——余澎杉事件的深層思考
• 政權的垮台——政局變遷的觀察
• 留台可放慢——赴台留學現象的反思
• 執政之路——變革的臨界點
• 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公民抗爭的正當性
• 對混賬政權的呵責——黃惠康言論背後的深意
• 看"習馬會"反思馬來西亞——歷史性會晤的衝擊
• 重新認識微弱的聲音——歷史書寫的多面性
• 金錢遊戲侵入學院之後——問責文化的確立
• 殉道者劉曉波——知識分子的使命

第三輯 進步之必要
• "你民我主"的新加坡選舉——2015年大選的政治意義
• 民意與空間——2015年大選後的新加坡公民社會
• 從世界當代史看新加坡50年政治發展
• 謝太寶與諾貝爾和平獎——一個政治良心犯的象征意義
• 新加坡政治繼承——過渡與隱患
• 大國外交策略的生與死——美中外交政策的轉折與對比
• "提意見"與進步的必要——從"春晚"看社會發展
• 種族議題非種族化——政治新局的挑戰與機遇
• 不抱幻想、成全輪替——政局變遷與華人選民的角色
• 作為反對黨的馬華公會——認錯與救贖
• 馬哈迪時代以及其延續——政治改革的困境
• 當前馬哈迪政權的掙扎與侷限

第四輯 獨立精神
• 海外中華文化研究的學術交流——《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側記
• 堡壘內外——談當前華文華人教育
• 方法、地方知識、書評之必要——當前馬新華人研究的幾個重要議題
• 《馬華知識界文化宣言》二十年——反思與展望
• 獨立精神、史料典藏、同行評鑒——對"銘刻與建構:華教歷史書寫"座談會的幾點思考
• 為什麽陸庭諭沒有當上教總主席?——探析教總的繼承困局

第五輯 序跋
• 融通詩書畫、廣交天下士——《百家書法:鄭浩千聯文詩詞集》序
• 夏沐涼風一書家——《水雲心會——夏振基詩詞書法作品選集》序
• 從個人追憶到歷史重構——讀林清如《我的黑白青春》
• 羅正文詩集印象四則——《水流觞/乙未年屈潭吟紀事》序
• 筆隨・當代——試析彭慶勤書法馬華現代詩的實驗
• 南方・詩集——六本詩集簡介
• 自愛愛人、自助助人——讀《風雨一路情:李雲楨回憶錄》
• 人淡如菊、書之歲華——《楊福貽書法集》序
• 調色中的斑斕虹彩——序秋吟詩集《那天空是個小偷》
• 本色本心——何國忠的《珍惜》和《本心》
• 永遠探索存在的讀書人——序吳海涼《大覺大悟的人生》
• 一只猛獸的悲憫——讀飄貝零《鬓邊的那朵梅花》
• 小人物不小——序《潛移默化:一個小人物和名人的對話會》
• 眠雲臥石爾安歸——《楊金榮書法集》序
• 畫版上刺繡——鐘瑜版畫創作淺談

附錄
平生所學供埋骨——何啟良生平問學訪談錄
作者簡介
後記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eight 0.6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