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在那光明的季節裡——1971年香港銀星藝術團吉隆坡賑災義演始末》(ISBN:9789671263822)
2014年是馬中建交40週年,不過,別遺漏了一段促成後來成果之曆史歷史前緣。40多年前,馬中建交前曾有一項民間外交活動,即是1971年初,在吉隆坡國家室內體育館舉行的「香港銀星藝術團」的賑災義演。 1971年1月適逢吉隆坡發生了空前大水災,雪州13個華校校友會聯合發起賑災活動,這場義演是重要活動之一。這場義演,盛況空前,轟動全國,為後來的建交和國內的健康文娛活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對沒經歷這活動的年輕人而言,這是涉及本地華社的一段歷史。然而,對於曾參與其中的長輩,有更深一層的意義,那是個難忘的回憶。翻閱書中的文字與照片,聽著當年的唱腔,猶如時光倒流,回到當年的情景。
目錄:
代序 / 趙燊儒
第一章 緣起
1. 大水災及新外交政策
2. 銀星藝術團賑災義演
第二章 接洽單位和過程
第一節 尊孔校友會及雪州華校校友會成立義演委員會
第二節 校友會破天荒力邀香港左翼演員銀星藝術團為義演籌募
第三節 丹斯里顔德堯及李引桐牽引與中國當局商議委派長鳳新藝員莅隆義演
第四節 中國領導人支持、內政部連同首相府磋商後批准
第三章 定期與工作的展開
第一節 定期演出
第二節 銀藝團員們
第三節 遲遲未進行的票務
第四章 抵達後
第一節 搭建舞台—彩排
第二節 湖濱大宴
第三節 謁見首相敦拉薩
第五章 銀星藝術團於國家室內體育館的演出(3月24日—4月1日)
第一節 虛懷若谷的藝術團——在死水中投下的石子
第二節 3月24日起八場演出 爭相買票 座無虛席
第三節 銀星藝術團的高端藝術表演
第四節 返港——我們之間友誼的開端
第六章 反響和意義
1. 馬中建交前夕的文化使者
2. 意識的國土
3. 銀星總結了一個時代,又掀起的另一時代的"愛國意識"
附錄:
• 銀星廿世紀最轟動的民辦藝術演出 / 杜志昌
• 香港輸出"文革"藝術團 / 謝詩堅
• 記銀星藝術團來馬義演大小事 / 許博義
• 馬中建交影星藝術團義演引契機 / 李雲祯
• 有關李引桐先生的報道剪報
• 銀星藝術團部分演員小傳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