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星光——現代旅人手記

RM72.60

書名 : 星洲星光——現代旅人手記
作者 : 章星虹
出版 : 八方文化創作室
出版日期 : 2016年11月
ISBN : 9789813149694
裝幀 : 平裝
頁數 : 352頁
語言 : 簡體中文
定價 : RM 72.60
分類 : 新加坡歷史地方歷史

2 in stock

Description

 

《星洲星光——現代旅人手記》(ISBN:9789813149694)這本文化研究文集,是作者借著文化研究視角,親自寫下的現場面訪、走訪手記,透過新加坡的文人、地物、事體三個面向,記錄了本地曆史變遷,細細梳攏編織一段正逐漸離散的文化記憶。

全書分為三卷。卷一為"人物研究",是作者對不同時期南來文化人的足迹研究,他們依次有書業先驅張元濟、畫家張汝器、作家劉以鬯、女畫家張荔英、曆史學者許雲樵、醫生兼作家韓素音等。卷二"城市行腳圖",作者循著文化研究之路,逐一拾綴和尋找較少有人留意的曆史文化線索。卷三"禁書令下‘星洲-香江’書緣紀實",對當年本地兩家書局北上香港開拓新書源的一段"雙城故事"作了深入追述。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訪問到當年這段書業曆史的參與人,為兩地戰後文化史留下了珍貴見證。

 

目錄:

 南國的星空 / 杜南發

卷一 • 人物研究

中國現代書業泰鬥張元濟(Chang Yuan-chi, 1867–1959)
• 商務元老的南洋緣——張元濟與"星洲商務"
• 回望一段戊戌啓蒙往事——晚晴園聽張人鳳憶祖父張元濟二三事

畫家兼廣告人張汝器(Tchang Ju-chi, 1904–1942)
• 張汝器與《星光》圖畫副刊——本地報紙與美術的首次結緣
• 二月裏的一炷香——張識芬憶述"大檢證"中遇害的父親張汝器
• "南洋畫風"初起在戰前——從峇達山區采風歸來的張汝器

作家兼報人劉以鬯(Lau Yee-chang, 1918– )
• 報人的背影——劉以鬯在獅城三個落腳點
• 最想念夜風中的康樂亭——劉以鬯羅佩雲結緣獅城

畫家兼美術教師張荔英(Georgette Chan, 1906–1993)
• 從槟城到新加坡——張荔英的第二次婚姻
• Chendana的馬來緣——張荔英前夫陳友仁引領東姑踏上從政路
• "新加坡,我的大溪地"——每年為畢業班留言的張荔英

南洋史學者許雲樵(Hsu Yun Tsiao, 1905–1981)
• 為戰後少年開辟啓智園地——《馬來亞少年》報首任主編許雲樵

歐亞裔女醫生兼作家韓素音(Han Suyin, 1916–2012)
• "陳六使是個偉大的人"——韓素音眼中的陳六使與南洋大學
• 韓素音小說《餐風飲露》背後的故事——首個馬來亞寫作計劃令丈夫丟官
• 素音與惠音——聽周惠音談養母韓素音

攝影家艾文·波魯甯(Ivan Polunin)
• 六十載曆史影像背後的眼睛——記英籍醫生兼攝影家艾文·波魯甯

圖片資料

 

卷二 • 城市行腳圖

巴德申山(Paterson Hill)
• 尋找期頤園——胡載坤醫生宅邸與"劉畫郁詩"

蘇菲亞山(Mount Sophia)
• 哪個蘇菲亞?——蘇菲亞山的命名之謎

艾美麗山(Mount Emily)
• 尋找艾美麗山頂的童年——美代子的故事

大坡橋南路(South Bridge Road)
• 吉甯廟旁的華文書店——記商務印書館"外洋第一分館"

中峇魯信托局組屋(Tiong Bahru SIT Estate)
• 尋找他們的足迹——跟隨老作家探訪文人舊居

威碩斯小區(Wessex Estate)
• 一瞥帝國余晖——戰後軍方黑白屋

 

卷三 • 禁書令下"星洲 - 香江"書緣紀實(戰後至1960年代中期)

一、曆史片段特寫
• 待到再回星洲時——禁書令下的"雙城記"

二、"香江來書"細讀
• 少兒刊物
50年代初南洋少兒的世界——《世界兒童》與《世界少年》
• 外國文學翻譯
從南洋收藏看百年"苦兒"——《苦兒流浪記》
• 詩集
幾年蹤迹幾年心——丁家瑞詩集《腳印》
• 文藝雜志
54年前一本"星港"跨地文藝雜志——世界書局主辦的跨地刊物《南洋文藝》
• 新馬作品
香港圖書館架上的新馬作品——世界書局把本土作家作品帶到香港

三、參與人/學者訪談錄
• "香江來書",實際上是"星洲出品"
——前星洲世界書局職員、新華書局老板楊善才 談星洲世界書局當年的門市及經銷運作
• 散毒乎?功臣乎?
——香港三聯集團董事長藍真 談三聯書店當年的曆史角色
• 從辦館到大型出版社
——前香港上海書局發行主任、香港資深文化人羅琅 談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上海書局及香港出版業
• 上海書局是我的成長搖籃
——上海書局前編輯、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家李怡 談早年于香港上海書局的編輯工作
• 文化平台 香港宿命
——香港知名文化人小思、 香港中文大學退休教授(盧玮銮教授) 談香港作為一個文化中轉平台的使命

後記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eight 0.6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