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第六屆漢學研討會由拉曼大學中文系及拉曼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協會承辦,於2009年在山明水秀,景色宜人的金寶校園舉行。本書之論文即為該屆各校學術人員及研究生在會上所宣讀者。依據論文重點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以中國宗教與思想、歷史文獻、考據為主;下編則以與中國文學研究有關者為主。
論文集取名《漢典新議》,旨在反映各篇論文對儒家思想、漢唐文學皆有別出心栽的解讀。中華傳世經典博大精深,論文集論證闡述既是具有見地,顯然微不足道。然而"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袁枚句)。從各篇論文之題旨與論述,亦可以窺見馬來西亞漢學研究之一隅。
【作者簡介】
林水檺,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馬來西亞大學博士
曾任沙巴保佛中學教員及校長,巴生光華獨中校長,瑪拉工藝學院講師,馬來西亞大學中文系講師、副教授,華社研究中心主任,拉曼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兼教授,現任拉曼大學中文系教授。作者於2012年榮獲由教育部所頒發的第一屆"百年樹人精神獎"之華文教師"傳薪獎"。
出版書籍有《馬來西亞華人史》(合編,1984)、《古典文學論叢》(1995)、《馬中文教與思想抉論》(1998)、《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合編,1998 )、《21世紀台灣、東南亞的文化與文學》(合編,2001)《創業與護根: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儒商篇》(主編,2001)、《話頭話尾》(2007)和《漢典新議》(主編,2012)等。
【目錄】
上編 文獻與思想
3 嚴家建:郭店楚簡《五行》篇的"天道"――兼論儒家"天人貫通"的特質
17 胡春依:儒家思孟家派的"性-天思想"論折
33 餘歷雄:從<太學生何蕃傳>與<歐陽生哀辭>看韓癒的孝德觀
51 鄭庭河:康有為的宗教觀和孔教理念
81 黃先炳:《高僧傳》與《名僧傳》淵源考論
下編 文學研究
113 張詩敏:漢鼓吹鐃歌十八曲的抒情特色――西漢社會的感情抒發
137 郭思韻:"律"的創作式――論漢緯書中五行關聯圖式的文學性敘事
163 劉淑招:《世說新語》中支遁形象之探討
195 蔡慧沁:陶淵明哀悼手足祭文之承傳與開拓
213 符愛萍:論六朝人士對山水的"玄心"契悟與"形似"再現
239 鐘蕙青:王維詩畫相融探究――以<青溪>詩與<山陰圖卷>為主要觀照
265 林綏傑:杜牧宣宗朝文學思考辯
291 伍燕翎:唐宋轉型時期志怪小說的變革――以《酉陽雜俎》和《青瑣高議》為中心
309 附錄一:作者簡介
310 附錄二:漢六籌委會名單、漢六工委會名單
312 索引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